立秋,众士归学院。
五年以来,有不少人中途落榜,当初五十又一人,如今变成四十五。
这四十五人都提心吊胆,因为今年就是六年后的「小学」考试,先生们或有说过,会有一大批学士未能考过。虽然没有上古朝代的百人取一的那么夸张,通常少则三成,多则七成都会失败。然而乡试每三年一场,小考则每十二年。
小考是在年低举行的,总长度十八天,一日是考一日休总共九场,分别是:文、史、数、地、理、药、阵、术、功九门。一位考生必九试皆过,才算合格。
故这一年的秋学基本上都是为了这九关而准备,总结前五年学到的所有知识。
学士的忙碌,让这一秋季仿佛眨眼就过,已经逼近秋考之日。九门课里,阳忠最期待的当然是理术,最焦虑的却是文学。张先生第一天就讲过考试的格式:时长三时辰,一篇八股文。之前只要求散文,没有格式的限制,这就把难度提一大截。
而文学恰恰是第一门,那日阳忠来到考场,将储物带留给助教先生掌管,领到考试卷,带着笔、墨、砚进入自己的号舍。过了片刻,他听到张先生温和的声音,以投音术传到每位考生的耳中:「开始。」
……
十六日后,阳忠累之入骨。文、史、地(地理)、数四门皆是普通的考试卷子,没什么好说的,勉强应付得过。
功(功法)、术(法术)有所不同,给每人一份残缺的低层法术、炼气功门,要求学士用自己对法道的知识将完整的法术推断出来,各给整整八个时辰的时间,能悟出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能悟透则算免费赠你一门法术,自然是满分。阳忠「术」考所得的是一道驱邪雷丝术,能强行逼散普通的魔气怨气。他隐约感觉到是法术是从某道高深法门简化而来,如果有金丹甚至聚婴版的,想必能成为魔修的大克星。因为有雷电之法的基础,这关不难过,阳忠过了大半天基本上把法术拼完,开始真正参悟。
至于「功」考,则得一门名曰「盈冬功」的炼气一层残篇,是一门水兼金性的功法。这就更难了,竟然纳气的一些细节上卡住了,左半身就很模糊,结果最终天色变暗,先生宣告还剩半个时辰,他只能写下自己目前的心得,只希望能合格。
药、阵两门更不同。前者被药师钦先生带到自己的药园,各给一锅,一卷引火阵,一封信,要求三个时辰内,炼好信凡所说的三味药丹。后者则被阵师齐先生转送到玄武岛北方的某个荒岛上,四十五学士不料被齐先生同时攻击,所有人被打入不同的隐形迷幻阵中,说八个十辰不出来,就去等下一轮小考吧。
阵法并不算难,阳忠花了两三个时辰就看破三重迷幻,从容走出光怪陆离的幻景,只见已经有几人先他一步,其中包括常常排名第一的满书玟和阳忠始终看不顺眼的小女子余仙羽。时间流逝,五时六刻时司徒建重新出现于岛上,满脸惊喜。在考试只剩不到两刻钟时,一个颇为狼狈的胡贞踉跄跌出阵法,气喘吁吁,见齐先生给他微微点头,才吐出一口浊气,如释重负。时间到后,所留的七八人同时被齐先生救出,所有人满脸懊恼,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
八门关已过,只剩最后一关:理术。院长姚先生早已声明,理考时长两日,从辰时到后天辰时。使学士都提心吊胆,不知道将面临什么难题,以能用上两天整的时间。
那日来到正常的教室,只见每人桌子上放着一个包裹。姚先生负手立前,面带微笑。
却没有安慰众学士,反而让他们更担心。
阳忠来到自己的桌前,只见自己桌上却有一个大木箱子。
「打开看看吧。」姚先生道。
众人将自己的包裹打开,只见两锭低品钢精,一根寒木灵树枝,以及一册薄薄的配方。
阳忠则直了眼。在他面前,却是整整十八锭中品银精,几乎半截寒木木桩,及少许金精。在材料之上,却是厚厚一本书,封皮上并没有标题。
「尔等面前,是一本法器的炼方,乃今明日之考试。片刻老夫将带你去地火炼宝室,你们有两天时间,炼完册上的法器。所备材料能让你失败一次,若第一次成功大可将剩余的收下。有什么问题吗?」
「……先生,」一个迟疑的声音响起,见是司徒建。
「说。」
「为何阳师兄的包裹比我们的都要大数倍?」
姚先生温和地笑了一声:「众所周知阳贤弟在理术上成绩卓越,常常胜过所有人。故老夫特设一考验。简得来说,你们炼出一柄剑,你们的阳师兄则要炼出十二柄。」
闻之阳忠的脸色一白,那些老是嫉视他的人暗下狂喜,不少目光带着幸灾乐祸的眼神转到他身上。
姚先生装作没看到,自顾自道:「随我来。」
众人拿起包裹,跟着院长出教室。阳忠也默默拿起自己的储物袋,低头走在人群后。片刻后,耳边听到一个熟番的嗓音:「喂,别沮丧,姚先生给你设这个考试一定另有深意。」
他转头,见是胡贞、司徒建两人,说话的是后者,继读低声道:「毕竟,炼成的法器自己能用呢,想必先生以考试这个方法赠你什么莫大的宝物呢。而且,人人都知道你的炼器天赋,既然只成几柄,他也不会因此让你挂科吧。」
阳忠心里正在发愁两天内如何能炼出十二柄剑,更何况他能看出自己的村料明显比他人的好得多;越好的村料越难炼治。但听到好友的宽慰,心情略微好转,道:「承蒙吉言,希望一切顺利。」
主院内已设好一个传送阵,姚先生率先踏入阵中,示意众学士跟随。他们都来到阵上,姚先生开启阵法,白光一闪,众人消失,来到某个山谷内的圆形广场上。青石广场周边除了三个出口,都是青石崖,崖壁上镶嵌道无数石门。姚先生道:「地下地火成脉,临近地面时便有个交点。此处乃岛上地火交点之一,面积足设六十三间地火炼宝室,供筑基以下未能使用丹火者炼出更高层的法器、丹药。这种地火,要比离火阵的火焰更热数倍,甚至略强于龙焰。尔等各选一室,先掌握地火,然后再炼器。你们有到明日半夜子时正。」
说完,他长袖一挥,身形消失。众人愣了一下,然后如惊鼠般四处乱窜,争先恐后地抢到一间炼宝室。
……
石门关闭后,阳忠吐出一口浊气,从容地开启炼宝室的封门法阵,打量面前的「地火」炉。这一炉如井口,有一丈宽,井墙三尺高,井上有铁格,炉边刻有龙鳞般的纹路。
三丈宽的八形室顶镶嵌着月光石,照亮炼宝室,但月光石的光芒比较温柔,不算特别亮。月光石下炉井也发微光,可这光是红黄色,将炉内染得赤如晨曦。
阳忠往井内望去,脸上感觉一股暖意,只见这「井」无比深,遥远深渊里一点明光耀耀,呈炽白色,必是所谓的「地火」。从深处延伸出上百道光线,光线不过头发宽,带的热意惊人。光线时不时交叉,又时而合时而分,形成无数无比复杂的符文,组成一座高深的法阵。最终合而为九,联到九个似在开口咆哮的石龙首,石龙的吼咙里隐约能见到光。
阳忠欣赏了这座阵法片刻,但没有过于研究,毕竟姚先生给他的任物宏大,比同学要难数十倍。他很快将所有工具一一摆开,村料放于一旁,卷起袖子,气机运转数个小周天,才开启地火炉,试图掌握这座法阵……
差点被烧到数次后,阳忠吐出一口浊气,擦了擦湿淋淋的额头。现在略通地火阵的操控法,他将注意力转向自己厚厚的一本任务。他的「考试卷子」比同学大好几倍,令他心里异常焦虑。毕竟不知道如果未成功的话,姚先生会不会准许他过关。
但是,他翻开书本的那一刻,忧虑转为狂喜。
标题曰:《羽剑十二刃》
再翻一而,只见双页跨页所绘制的是一个人体图,背对着读者,背上展开一对瑰丽的羽翼,每一翎羽却是一柄冰冷长刃,一翅六刃,共十二剑。
正是阳忠梦寐以求的翼宝,是他即使请过姚先生的指点,未能设计出来的法器,今以无比精准的画图展现于前,一个细节都不漏,就等他去冶炼。这一本书卷先讲了十二刃的形状、结构。每一根「翎羽」都有细微的不同,因此才能成一翼。十二羽剑道完,便说起如何连在一起,需要炼银如水,千百小羽毛相连,再刻符文,就能让翼剑轻易伸缩,宛如自身翅膀动弹,又能收起隐形,以免被敌人事先看破这件法器。
可以见得,此宝物非短短两天时间能炼出的,复但最杂的其实是那连成翼状的千百根小银羽,并非十二大刃。大「翎羽」虽然每柄形状不同,制造法却相似,只需要打铁时多注意剑胚的成形而已。琢磨出一个,阳忠有信心能很快将其余十余刃很快做出——当然,「很快」并不意味两天内能完成。
没有时间发呆了,阳忠开始手忙脚乱地炼制银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