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駰一
班固有言曰:二「司馬遷三據左氏、《國語》,四採《世本》、戰《國策》,五述楚漢《春秋》,六接其後事,訖於天漢。七其言秦漢詳矣。至於採經摭傳,八分散數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九亦其所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閒,斯已勤矣。一〇又其是非頗謬於聖人,一一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一二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一三述貨殖一四則崇勢利一五而羞貧賤:此其所蔽也。一六然自劉向、楊雄博極羣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一七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駰以為固之所言,世稱其當。一八雖時有紕繆,一九實勒成一家,二〇總其大較,二一信命世之宏才也。二二
一《索隱》:駰字龍駒,河東人,宋中郎外兵參軍。父松之,太中大夫。《正義》:裴駰採九經諸史並《漢書》音義及衆書之目而解《史記》,故題《史記》《集解》:序。序,緒也。孫炎云,謂端緒也。孔子作易《序卦》,子夏作詩序,序之義其來尚矣。
二《索隱》:固撰《漢書》,作司馬遷傳,評其作《史記》所採之書,兼論其得失,故裴駰此序先引之為說也。案:固字孟堅,扶風人,後漢明帝時仕至中護軍。祖穉,廣川太守。父彪,徐令,續太史公書也。
三《正義》:字子長,左馮翊人也,漢武帝時為太史令,撰《史記》百三十篇。父談,亦為太史令。
四《索隱》:仲尼作《春秋》經,魯史左丘明作傳,合三十篇,故曰《左氏傳》。《國語》亦丘明所撰。上起周穆王,下訖敬王。其諸侯之事,起魯莊公迄《春秋》末,凡二十一篇。
五《索隱》:劉向云:「《世本》,古史官明於古事者之所記也。錄黃帝已來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謚名號,凡十五篇也。」《戰國策》,高誘云六國時縱橫之說也,一曰短長書,亦曰國事,劉向撰為三十三篇,名曰《戰國策》。案:此是班固取其後名而書之,非遷時已名《戰國策》也。
六《索隱》:漢太中大夫楚人陸賈所撰,記項氏與漢高祖初起及說惠文閒事。
七《索隱》:武帝年號。言太史公所記迄至武帝天漢之年也。
八《索隱》:案字書,摭,拾也,音之赤反。
九《索隱》:抵音丁禮反。梧音吾故反。抵者,觸也。捂亦斜相抵觸之名。案:今屋梁上斜柱曰「柱捂」是也。直觸橫觸皆曰抵,斜觸謂之捂,下觸謂之捂。抵捂,言其參差也。以言彼此二文同出一家,而自相乖舛也。
一〇《正義》:言作《史記》採經傳百家之事上下二千餘年,此其甚勤於撰錄也。
一一《索隱》:聖人謂周公、孔子也。言周孔之教皆宗儒尚德,今太史公乃先黃老,崇勢利,是謬於聖人也。《正義》:太史公《史記》各顯六家之宗,黃老道家之宗,六經儒家之首,序游俠則退處士,述貨殖則崇勢利,處士賤貧,原憲非病。夫作史之體,務涉多時,有國之規,備陳臧否,天人地理咸使該通,而遷天縱之才,述作無滯,故異周孔之道。班固詆之,裴駰引序,亦通人之蔽也。而固作《漢書》,與《史記》同者五十餘卷,謹寫《史記》,少加異者,不弱卽劣,何更非剝《史記》,乃是後士妄非前賢。又《史記》五十二萬六千五百言,敘二千四百一十三年事,《漢書》八十一萬言,敘二百二十五年事;司馬遷引父致意,班固父修而蔽之,優劣可知矣。
一二《正義》:大道者,皆稟乎自然,不可稱道也。道在天地之前,先天地生,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黃帝、《老子》遵崇斯道,故太史公論大道,須先黃老而後六經。
一三《索隱》:游俠,謂輕死重氣,如荊軻、豫讓之輩也。游,從也,行也。俠,挾也,持也。言能相從游行挾持之事,又曰,同是非曰俠也。《正義》:奸雄,奸猾雄豪之人。
一四《正義》:殖,生也。言貨物滋生也。
一五《正義》:趨利之人。
一六《正義》:此三者是司馬遷不達理也。
一七《索隱》:俚音里。劉德曰「俚卽鄙也」,崔浩云「世有鄙俚之語」,則俚亦野也,俗也。不俚,謂詞不鄙樸也。
一八《正義》:駰音因。當音丁浪反。裴駰以班固所論司馬遷《史記》是非,世人稱班固之言。
一九《索隱》:紕音匹之反。紕猶錯也。亦作「悂」。字書云織者兩絲同齒曰悂。繆亦與「謬」同。
二〇《正義》:雖有小紕繆,實編勒成一家之書矣。
二一《索隱》:較音角。較猶略也,則大較猶言大略也。《正義》:較猶明也。
二二《索隱》:案:《孟子》云「五百年之閒必有名世者」。趙岐曰「名世,次聖之才,物來能名,正一世者,生於聖人之閒也」。此言命者名也,言賢人有名於世也。宏才,大才,謂史遷也。
考較此書,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世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眞偽舛雜。一故中散大夫東莞徐廣研核衆本,為作音義,二具列異同,兼述訓解,三粗有所發明,而殊恨省略。四聊以愚管,五增演徐氏。六採經傳百家並先儒之說,七豫是有益,悉皆抄內。八刪其游辭,取其要實九,或義在可疑,則數家兼列。一〇《漢書》音義稱「臣瓚」者,莫知氏姓,一一今直云「瓚曰」。又都無姓名者,但云「《漢書》音義」。一二時見微意,有所裨補。一三譬嘒星之繼朝陽,一四飛塵之集華嶽。一五以徐為本,一六號曰《集解》:。未詳則闕,弗敢臆說。一人心不同,一八聞見異辭,一九班氏所謂「疏略抵捂」者,依違不悉辯也。二〇愧非胥臣之多聞二一,子產之博物,二二妄言末學,蕪穢舊史,豈足以關諸畜德,庶賢無所用心而已。二三
一《正義》:貿音茂。舛音昌轉反。言世之迷惑淺識之人,或定彼從此,本更相貿易,眞偽雜亂,不能辯其是非。
二《正義》:作音義十三卷,裴駰為注,散入百三十篇。
三《正義》:徐作音義,具列異同之本,兼述訓解釋也。
四《索隱》:殊,絕也。《左傳》曰「斬其木不殊」,言絕恨其所撰大省略也。《正義》:省音山景反。
五《索隱》:案:東方朔雲「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皆喻小也。然此語本出《莊子》文,今雲「愚管」者,是駰謙言己愚陋管見,所識不能遠大也。
六《正義》:演音羊善反。增,益也。言裴駰更增益演徐氏之說。
七《正義》:採,取也。或取傳說,採諸子百家,兼取先儒之義。先儒謂孔安國、鄭玄、服虔、賈逵等是也。言百家,廣其非一。
八《正義》:並採經傳之說,有裨益《史記》,盡抄內其中。抄音楚交反。
九《正義》:刪音師顏反。刪,除也。去經傳諸家浮游之辭,取其精要之實。
一〇《正義》:數家之說不同,各有道理,致生疑惑,不敢偏棄,故皆兼列。
一一《索隱》:案:卽傅瓚,而劉孝標以為於瓚,非也。據何法盛《晉書》,於瓚以穆帝時為大將軍,誅死,不言有注《漢書》之事。又其注《漢書》有引祿秩令及茂陵書,然彼二書亡於西晉,非於所見也。必知是傅瓚者,案:穆天子傳目錄云傅瓚為校書郎,與荀勖同校定穆天子傳,卽當西晉之朝,在於之前,尚見茂陵等書。又稱「臣」者,以其職典秘書故也。瓚音殘岸反。
一二《正義》:《漢書》音義中有全無姓名者,裴氏注《史記》直云「《漢書》音義」。案:大顏以為無名義,今有六卷,題云孟康,或云服虔,蓋後所加,皆非其實,未詳指歸也。
一三《正義》:見音賢見反。裨音卑,又音頻移反。裨,益也。裴氏云時見己之微意,亦有所補益也。
一四《索隱》:嘒,微小貌也。詩云:「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言衆無名微小之星,各隨三心五噣出在東方,亦能繼朝陽之光。嘒音火慧反。朝陽,日也。嘒星繼朝陽,喻己淺薄而注《史記》也。
一五《正義》:西嶽華山極高大。裴氏自喻才藻輕小,如飛塵之集華嶽,亦能成其高大。《管子》云:「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華音胡化反,又如字。
一六《正義》:徐廣音義辨諸家異同,故以徐為本也。
一七《正義》:有未詳審之處則闕而不論,不敢以胸臆之中而妄解說也。
一八《正義》:言人心旣不同,所見亦殊別也。
一九《正義》:耳聞目見,心意旣乖,其辭所以各異也。
二〇《索隱》:裴氏言今或依違,不敢複更辯明之也。案:周公世家敘傳曰「依之違之,周公綏之」也。
二一《索隱》:晉大夫臼季名曰胥臣。案:《國語》稱晉文公使趙衰為卿,辭曰:「欒枝貞慎,先軫有謀,胥臣多聞,皆可以為輔。」又胥臣對文公黃帝二十五子及屯豫皆八等事,是多聞也。
二二《索隱》:鄭卿公孫僑字子產。案:《左氏傳》子產聘晉,言晉侯之疾非實沈、台駘之祟,乃說飲食哀樂及內官不及同姓,則能生疾。晉侯聞子產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二三《索隱》:關,預也。畜德,謂積德多學之人也。裴氏謙言己今此《集解》:豈足關預於積學多識之士乎!正是冀望聖賢,勝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愈於《論語》「不有博弈者乎」之人耳。
朝散大夫國子博士弘文館學士河內司馬貞
《史記》者,漢太史司馬遷父子之所述也。遷自以承五百之運,繼《春秋》而纂是史,其褒貶覈實頗亞於丘明之書,於是上始軒轅,下訖天漢,作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系家,七十列傳,凡一百三十篇,始變《左氏》之體,而年載悠邈,簡冊闕遺,勒成一家,其勤至矣。又其屬稾先據《左氏》、《國語》、《系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及諸子百家之書,而後貫穿經傳,馳騁古今,錯綜櫽括,各使成一國一家之事,故其意難究詳矣。比於班書,微為古質,故漢晉名賢未知見重,所以魏文侯聽古樂則唯恐臥,良有以也。
逮至晉末,有中散大夫東莞徐廣始考異同,作音義十三卷。宋外兵參軍裴駰又取經傳訓釋作《集解》:,合為八十卷。雖粗見微意,而未窮討論。南齊輕車錄事鄒誕生亦作音義三卷,音則微殊,義乃更略。爾後其學中廢。貞觀中,諫議大夫崇賢館學士劉伯莊達學宏才,鉤深探賾,又作《音義》二十卷,比於徐鄒,音則具矣。殘文錯節,異音微義,雖知獨善,不見旁通,欲使後人從何準的。
貞謏聞陋識,頗事鑽研,而家傳是書,不敢失墜。初欲改更舛錯,裨補疏遺,義有未通,兼重注述。然以此書殘缺雖多,實為古史,忽加穿鑿,難允物情。今止探求異聞,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釋文演注,又重為述贊,凡三十卷,號曰《史記》《索隱》:。雖未敢藏之書府,亦欲以貽厥孫謀云。
夫太史公紀事,上始軒轅,下訖天漢,雖博採古文及傳記諸子,其閒殘闕蓋多,或旁搜異聞以成其說,然其人好奇而詞省,故事核而文微,是以後之學者多所未究。其班氏之書,成於後漢。彪旣後遷而述,所以條流更明,是兼採衆賢,羣理畢備,故其旨富,其詞文,是以近代諸儒共行鑽仰。其訓詁蓋亦多門,蔡謨《集解》:之時已有二十四家之說,所以於文無所滯,於理無所遺。而太史公之書,旣上序軒黃,中述戰國,或得之於名山壞壁,或取之以舊俗風謠,故其殘文斷句難究詳矣。
然古今為注解者絕省,音義亦希。始後漢延篤乃有《音義》一卷,又別有章隱五卷,不記作者何人,近代鮮有二家之本。宋中散大夫徐廣作《音義》十三卷,唯記諸家本異同,於義少有解釋。又中兵郎裴駰,亦名家之子也,作《集解》:注本,合為八十卷,見行於代。仍云亦有《音義》,前代久已散亡。南齊輕車錄事鄒誕生亦撰《音義》三卷,音則尚奇,義則罕說。隋秘書監柳顧言尤善此史。劉伯莊云,其先人曾從彼公受業,或音解隨而記錄,凡三十卷。隋季喪亂,遂失此書。伯莊以貞觀之初,奉敕於弘文館講授,遂採鄒徐二說,兼記憶柳公音旨,遂作《音義》二十卷。音乃周備,義則更略,惜哉!古史微文遂由數賢秘寶,故其學殆絕。
前朝吏部侍郎許子儒亦作注義,不睹其書。崇文館學士張嘉會獨善此書,而無注義。貞少從張學,晚更研尋,初以殘闕處多,兼鄙褚少孫誣謬,因憤發而補《史記》,遂兼注之,然其功殆半。乃自唯曰:「千載古史,良難閒然。」因退撰《音義》,重作贊述,蓋欲以剖盤根之錯節,遵北轅於司南也。凡為三十卷,號曰《史記索隱》云。
諸王侍讀宣議郎守右淸道率府長史張守節上
《史記》者,漢太史公司馬遷作。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南游江淮,講學齊魯之郡,紹太史,繼《春秋》,括文魯史而包《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而摭《楚漢春秋》,貫紬經傳,旁搜史子,上起軒轅,下旣天漢。作十二本紀,帝王興廢悉詳;三十世家,君國存亡畢著;八書,贊陰陽禮樂;十表,定代系年封;七十列傳,忠臣孝子之誠備矣。筆削冠於史籍,題目足以經邦。裴駰服其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自劉向、楊雄皆稱良史之才。況墳典湮滅,簡冊闕遺,比之《春秋》,言辭古質,方之兩漢,文省理幽。
守節涉學三十餘年,六籍九流地里蒼雅銳心觀採,評史漢詮衆訓釋而作《正義》,郡國城邑委曲申明,古典幽微竊探其美,索理允愜,次舊書之旨,兼音解注,引致旁通,凡成三十卷,名曰《史記正義》:。發揮膏肓之辭,思濟滄溟之海,未敢侔諸秘府,冀訓詁而齊流,庶貽厥子孫,世疇茲史。
于時歲次丙子,開元二十四年八月,殺靑斯竟。
諸王侍讀宣議郎守右淸道率府長史張守節上
古者帝王右《史記》言,左《史記》事,言為《尚書》,事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記》。並採六家雜說以成一史,備論君臣父子夫妻長幼之序,天地山川國邑名號殊俗物類之品也。
太史公作《史記》,起黃帝、高陽、高辛、康堯、虞舜、夏、殷、周、秦,訖於漢武帝天漢四年,合二千四百一十三年。作本紀十二,象歲十二月也。作表十,象天之剛柔十日,以記封建世代終始也。作書八,象一歲八節,以記天地日月山川禮樂也。作世家三十,象一月三十日,三十輻共一轂,以記世祿之家輔弼股肱之臣忠孝得失也。作列傳七十,象一行七十二日,言七十者舉全數也。餘二日象閏餘也,以記王侯將相英賢略立功名於天下,可序列也。合百三十篇,象一歲十二月及閏餘也。而太史公作此五品,廢一不可,以統理天地,勸獎箴誡,為後之楷模也。
《史記》文與《古文尚書》同者,則取孔安國注。若與伏生《尚書》同者,則用鄭玄、王肅、馬融所釋。與三傳同者,取杜元凱、服虔、何休、賈逵、范寧等注。與三禮、《論語》、孝經同者,則取鄭玄、馬融、王肅之注。與《韓詩》同者,則取《毛傳》、鄭箋等釋。與《周易》同者,則依王氏之注。與諸子諸史雜書及先儒解釋善者,而裴駰並引為注。又徐中散作音訓,校集諸本異同,或義理可通者,稱「一本云」「又一本云」,自是別記異文,裴氏亦引之為注。
《史》《漢》文字相承已久,若「悅」字作「說」,「閑」字作「閒」,「智」字作「知」,「汝」字作「女」,「早」字作「蚤」,「後」字作「后」,「旣」字作「漑」,「勑」字作「飭」,「制」字作「剬」,此之般流,緣古少字通共用之。《史》《漢》本有此古字者,乃為好本。程邈變篆為隸,楷則有常,後代作文,隨時改易。衞宏官書數體,呂忱或字多奇,鍾、王等家以能為法,致令楷文改變,非復一端,咸著祕書,傳之歷代。又字體乖日久,其「黼黻」之字法從「黹」,丁履反。今之史本則有從「耑」,音端。《秦本紀》云「天子賜孝公『𦓞𦓗』」,鄒誕生音「甫弗」,而鄒氏之前史本已從「耑」矣。如此之類,並卽依行,不可更改。若其「黿鼉」從「龜」,「辭亂」從「舌」,「覺學」從「與」,「泰恭」從「小」,「匱匠」從「走」,「巢薻」從「果」孫守真按:此「果」字恐有訛。,「耕籍」從「禾」,「席」下為「帶」,「美」下為「火」,「裒」下為「衣」,「極」下為「點」孫守真按:此句亦恐有訛誤。,「析」旁著「片」,「惡」上安「西」,「餐」側出「頭」,孫守真按:此句恐當讀作『「餐」側出頭』。然亦不明所以,殆亦有訛誤?「離」邊作「禹」,此之等類例,直是訛字。「寵」勑勇反字為「「竉」;「錫」字為「鍚」音陽;以「支」章移反代「文」,問分反;將「旡」混「无」。若茲之流,便成兩失。
史文與傳諸書同者,劉氏並依舊本為音。至如太史公改《五帝本紀》「便章百姓」「便程東作」「便程南譌」「便程西成」「便在伏物」,咸依見字讀之。太史變《尚書》文者,義理特美,或訓意改其古澀,何煩如劉氏依《尚書》舊音。斯例蓋多,不可具錄,著在《正義》,隨文音之。君子宜詳其理,庶明太史公之達學也。
然則先儒音字,比方為音。至魏秘書孫炎始作反音,又未甚切。今並依孫反音,以傳後學。鄭康成云:「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字,或以音模擬方,假借為之,趣於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人,其鄉同言異,字同音異,於茲遂生輕重訛謬矣。」然《方言》差別固自不同,河北、江南最為巨異,或失在浮淸,或滯於重濁。今之取舍,冀除茲弊。
夫質有精麤,謂之「好惡」,並如字;心有愛憎,稱為「好惡」,並去聲。當體則為「名譽」,音預;情乖則曰「毀譽」,音餘。自壞乎怪反;壞徹上音「怪」。自斷徒緩反,自去離也;刀端管反,以刀割令相去也。耶也奢反,未審之辭也;也亦且反,助句之語也。復音「伏」,又扶富反,重也。過古臥反,越度也。解核買反,自散也。閒紀莧反,隟也。畜許又反;畜許六反,養也。先蘇前反;仙屑然反。尤羽求反;侯胡溝反。治、持並音:直之反。之止而反;脂、砥、祗並音旨夷反。惟、維、遺、唯並音:以佳反;怡、貽、頤、詒並音:與之反;夷、寅、彞、姨並音以脂反。私息脂反;綏、雖、睢、荾並音息遺反;偲、司、伺、絲並音:巨支反。卮、枝、祇、肢並音:章移反;祇、歧並音:巨支反。其、期、旗、棊、踑並音渠之反;祈、頎、旂、幾、畿並音渠希反。僖、熙、嬉、嘻並音許其反;希、晞、睎、稀並音:虛幾反。霏、妃、菲、騑並音芳非反;飛、非、扉並音匪肥反。尸、尸、蓍並音:式脂反;詩書之反。巾居人反;斤、筋舉欣反。篇、偏並音:芳連反。穿詳連反。里、李、裏並音:良止反。至、贄並:脂利反;志之吏反。利、涖並:力至反;吏力置反。寺、嗣、飼並:辭吏反;字、牸並:疾置反;自疾二反。置、致、躓、鷙並:陟利反。器去冀反;氣去旣反;亟去吏反。冀、穊几利反;旣居未反。覆敷救反,又敷福反;副敷救反;富、鍑並:府副反。若斯淸濁,實亦難分;博學碩材,乃有甄異。此例極廣,不可具言。庶後學士,幸留意焉!
文或相似,音或有異。一字單錄,乃恐致疑。兩字連文,檢尋稍易。若音上字,言「上」別之。所音下字,乃複書「下」。有長句在,文中須音,則題其字。
古書字少,假借蓋多。字或數音,觀義點發,皆依平上去入。若發平聲,每從寅起。又一字三四音者,同聲異喚,一處共發,恐難辯別。故略舉四十二字,如字初音者皆為正字,不須點發。畜許六反,養也。又:許救反,六畜也。又:他六反,聚也。從訟容反,隨也。又:縱容反,南北長也。又伹容反,又子勇反,相勸也。又:從用反,侍從也。又:足用反,恣也。數色具反,歷數、術數也。又色五反,次第也。又色角反,頻也。傳逐戀反,書傳也。又逐全反,相付也。又張戀反,驛也。卒子律反,卒終也。又蒼忽反,急也。尊忽反,兵人也。字體各別不辯,故發之也。闢君也,徵也。又頻亦反,罪也,開也。疋亦反,邪也。又疋豉反,諭也。又音避,隱也。又普覓反,闢歷也。施書移反,張也。又式豉反,與也。又羊豉反,延也。閒紀閒反,隙也。又紀莧反,閒也。又莧閒反,靜也。射蛇夜反,射也。又神亦反,音石。夏胡馬反,禹號也。又胡嫁反,春夏也。又格雅反,陽夏縣也。復符富反,重也;又音「伏」也;又音福,除役也。重直拱反,尊也。直龍反,迭也。又直用反,累也。適聖石反,寬也,之也。又丁歷反,大也。又張革反,責也。又音敵,當也。汜音祀,水在成皋。又音凡,邑名,在襄城。又孚劍反,為水,在定陶,高帝卽位處也。又音夷,楚人呼上為汜橋。樂音岳,謂音樂也。又音洛,歡也。又音五教反,好也,情願也。覆敷富反,蓋也。又:敷福反,再也。恐曲用反,疑也。又丘拱反,懼也。惡烏各反,粗也。又烏路反,憎也。又音烏,謂於何也。斷端管反,有物割截也。又段緩反,自相分也。又端亂反,斷疑事也。解佳買反,除結縛也。又核買反,散也。又佳債反,怠墮也。又核詐反,縫解。幾音機,庶幾也。又音祈,近也。又音記,亦冀望字也。又音紀,錄也。過光臥反,度也,罪過也。又音戈,經過也,度前也。率所律反,平例也,率伏也,又音類也。又音刷,徐廣云率卽鍰也。又音色類反,將帥也。屈丘勿反,曲也。又君勿反,姓也。又羣勿反,盡也,強也。上時讓反,位也。元在物之上。又時掌反,自下而上。王於方反,人主也。又於放反,霸王也,又盛也。長直良反,久也。又張丈反,長上也。藉才昔反,名籍也,又薦藉也。又租夜反,卽借也。培勃回反,補也。又蒲口反,塚也。勝音升,又式証反。難乃丹反,艱也。乃旦反,危也。使所里反,又:所吏反。相息羊反,又:息匠反。沈針甚反,又:針禁反,又:直今反,又:沈禁反,厭沒也。任入今反,又:入禁反。棺音「官」,又:古玩反,又:古患反,斂之也。造曹早反,七到反,至也。妻七低反,切帝反。費非味反,用也。又音「祕」,邑也。扶味反,姓也。
惟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野,終將葬,乃制謚,遂敘謚法。謚者,行之跡;號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則賜之善號以為稱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名謂號謚。
民無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則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於天地。
仁義所往曰王。民往歸之。
立志及衆曰公。志無私也。
執應八方曰侯。所執行八方應之。
賞慶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從之成羣曰君。民從之。
揚善賦簡曰聖。所稱得人,所善得實,所賦得簡。
敬賓厚禮曰聖。厚於禮。
照臨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譖訴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
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
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
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升。
綏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諫爭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諫。
剛強直理曰武。剛無欲,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威強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淵源流通曰康。性無忌。
溫柔好樂曰康。好豐年,勤民事。
安樂撫民曰康。無四方之虞。
合民安樂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執義曰穆。故穆穆。
中情見貌曰穆。性公露。
容儀恭美曰昭。有儀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勞曰昭。能勞謙。
聖聞周達曰昭。聖聖通合。
治而無眚曰平。無災罪也。
執事有制曰平。不任意。
布綱治紀曰平。施之政事。
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
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
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淸白守節曰貞。行淸白執志固。
大慮克就曰貞。能大慮非正而何。
不隱無屈曰貞。坦然無私。
闢土服遠曰桓。以武正定。
克敬動民曰桓。敬以使之。
闢土兼國曰桓。兼人故啟土。
能思辯衆曰元。別之,使各有次。
行義說民曰元。民說其義。
始建國都曰元。非善之長,何以始之。
主義行德曰元。以義為主,行德政。
聖善周聞曰宣。聞,謂所聞善事也。
兵甲亟作曰莊。以數徵為嚴。
叡圉克服曰莊。通邊圉,使能服。
勝敵志強曰莊。不撓,故勝。
死於原野曰莊。非嚴何以死難。
屢征殺伐曰莊。以嚴厘之。
武而不遂曰莊。武功不成。
柔質慈民曰惠。知其性。
愛民好與曰惠。與謂施。
夙夜警戒曰敬。敬身思戒。
合善典法曰敬。非敬何以善之。
剛德克就曰肅。成其敬使為終。
執心決斷曰肅。言嚴果。
不生其國曰聲。生於外家。
愛民好治曰戴。好民治。
典禮不愆曰戴。無過。
未家短折曰傷。未家,未娶。
短折不成曰殤。有知而夭殤。
隱拂不成曰隱。不以隱括改其性。
不顯尸國曰隱。以閒主國。
見美堅長曰隱。美過其令。
官人應實曰知。能官人。
肆行勞祀曰悼。放心勞於淫祀,言不修德。
年中早夭曰悼。年不稱志。
恐懼從處曰悼。從處,言險圮。
凶年無穀曰荒。不務耕稼。
外內從亂曰荒。家不治,官不治。
好樂怠政曰荒。淫於聲樂,怠於政事。
在國遭憂曰愍。仍多大喪。
在國逢竊豁。兵寇之事。
禍亂方作曰愍。國無政,動長亂。
使民悲傷曰愍。苛政賊害。
貞心大度曰匡。心正而用察少。
德正應和曰莫。正其德,應其和。
施勤無私曰類。無私,唯義所在。
果慮果遠曰明。自任多,近於專。
嗇於賜與曰愛。言貪恡。
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
克威捷行曰魏。有威而敏行。
克威惠禮曰魏。雖威不逆禮。
教誨不倦曰長。以道教之。
肇敏行成曰直。始疾行成,言不深。
疏遠繼位曰紹。非其弟過得之。
好廉自克曰節。自勝其情欲。
好更改舊曰易。變故改常。
愛民在刑曰克。道之以政,齊之以法。
除殘去虐曰湯。
一德不懈曰簡。一不委曲。
平易不訾曰簡。不信訾毀。
尊賢貴義曰恭。尊事賢人,寵貴義士。
敬事供上曰恭。供奉也。
尊賢敬讓曰恭。敬有德,讓有功。
旣過能改曰恭。言自知。
執事堅固曰恭。守正不移。
愛民長弟曰恭。順長接弟。
執禮御賓曰恭。迎待賓也。
芘親之闕曰恭。修德以蓋之。
尊賢讓善曰恭。不專己善,推於人。
威儀悉備曰欽。威則可畏,儀則可象。
大慮靜民曰定。思樹惠。
純行不爽曰定。行一不傷。
安民大慮曰定。以慮安民。
安民法古曰定。不失舊意。
闢地有德曰襄。取之以義。
甲胄有勞曰襄。亟征伐。
小心畏忌曰僖。思所當忌。
質淵受諫曰厘。深故能受。
有罰而還曰厘。知難而退。
溫柔賢善曰懿。性純淑。
心能制義曰度。制事得宜。
聰明睿哲曰獻。有通知之聰。
知質有聖曰獻。有所通而無蔽。
五宗安之曰孝。五世之宗。
慈惠愛親曰孝。周愛族親。
秉德不回曰孝。順於德而不違。
協時肇享曰孝。協合肇始。
執心克莊曰齊。能自嚴。
資輔共就曰齊。資輔佐而共成。
甄心動懼曰頃。甄精。
敏以敬慎曰頃。疾於所慎敬。
柔德安衆曰靖。成衆使安。
恭己鮮言曰靖。恭己正身,少言而中。
寬樂令終曰靖。性寬樂義,以善自終。
威德剛武曰圉。御亂患。
彌年壽考曰胡。久也。
保民耆艾曰胡。六十曰耆,七十曰艾。
追補前過曰剛。勤善以補過。
猛以剛果曰威。猛則少寬。果,敢行。
猛以強果曰威。強甚於剛。
強義執正曰威。問正言無邪。
治典不殺曰祁。秉常不衰。
大慮行節曰考。言成其節。
治民克盡曰使。克盡無恩惠。
好和不爭曰安。生而少斷。
道德純一曰思。道大而德一。
大省兆民曰思。大親民而不殺。
外內思索曰思。言求善。
追悔前過曰思。思而能改。
行見中外曰愨。表裏如一。
狀古述今曰譽。立言之稱。
昭功寧民曰商。明有功者。
克殺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賢。
安心好靜曰夷。不爽政。
執義揚善曰懷。稱人之善。
慈仁短折曰懷。短未六十,折未三十。
述義不克曰丁。不能成義。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
秉德尊業曰烈。
剛克為伐曰翼。伐功也。
思慮深遠曰翼。小心翼翼。
外內貞複曰白。正而復,終始一。
不勤成名曰靈。任本性,不見賢思齊。
死而志成曰靈。志事不𠫤命。
死見神能曰靈。有鬼不為厲。
亂而不損曰靈。不能以治損亂。
好祭鬼怪曰靈。瀆鬼神不致遠。
極知鬼神曰靈。其智能聰徹。
殺戮無辜曰厲。
愎很遂過曰刺。去諫曰愎,反是曰很。
不思忘愛曰刺。忘其愛己者。
蚤孤短折曰哀。早未知人事。
恭仁短折曰哀。體恭質仁,功未施。
好變動民曰躁。數移徙。
不悔前過曰戾。知而不改。
怙威肆行曰醜。肆意行威。
壅遏不通曰幽。弱損不凌。
蚤孤鋪位曰幽。鋪位卽位而卒。
動祭亂常曰幽。易神之班。
柔質受諫曰慧。以虛受人。
名實不爽曰質。不爽言相應。
溫良好樂曰良。言其人可好可樂。
慈和遍服曰順。能使人皆服其慈和。
博聞多能曰憲。雖多能,不至於大道。
滿志多窮曰惑。自足者必不惑。
思慮不爽曰厚。不差所思而得。
好內遠禮曰煬。朋淫於家,不奉禮。
去禮遠衆曰煬。不率禮,不親長。
內外賓服曰正。言以正服之。
彰義揜過曰堅。明義以蓋前過。
華言無實曰誇。恢誕。
逆天虐民曰抗。背尊大而逆之。
名與實爽曰繆。言名美而實傷。
擇善而從曰比。比方善而從之。
隱,哀也。景,武也。施德為文。除惡為武。闢地為襄。服遠為桓。剛克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德為平。亂而不損為靈。由義而濟為景。餘皆象也。以其所為謚象其事行。和,會也。勤,勞也。遵,循也。爽,傷也。肇,始也。怙,恃也。享,祀也。胡,大也。秉,順也。就,會也。錫,與也。典,常也。肆,放也。康,虛也。睿,聖也。惠,愛也。綏,安也。堅,長也。耆,彊也。考,成也。周,至也。懷,思也。式,法也。布,施也。敏,疾也,速也。載,事也。彌,久也。
以前《周書·謚法》。周代君王並取作謚,故全寫一篇,以傳後學。
《漢書·地理志》云:「本秦京師為內史。」顏師古云:「京師,天子所居畿內也。秦並天下,改立郡縣,而京畿所統,時號內史,言其在內,以別於諸郡守也。」百官表云:「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內史、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左內史名馮翊。主爵中尉,秦官,掌列侯。景帝六年,更名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風,治內史,與左馮翊、京兆尹,是為三輔也。」
秦地於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其界自弘農故關以西,京兆、扶風、馮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嶲、益州。
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東,盡河東、河內;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濦強、新汲、西華、長平,潁川之舞陽、郾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卷,去權反。
周地柳、七星、張之分野。今之河南洛陽、穀城、平陰、偃師、鞏、緱氏。
韓地角、亢、氐之分野。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陰、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弘農,得新安、宜陽、鄭,今河南之新鄭及成皋、滎陽,潁川之崇高、陽城。
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北有信都、眞定、常山,又得涿郡之高陽莫州鄉;東有廣平、鉅鹿、淸河、河閒,又得渤海郡之東平舒、中邑、文安、束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陽、內黃、斥丘;西有太原、定襄、雲中、五原、上黨。
燕地尾、箕之分野。召公封於燕,後三十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鴈門;南有涿郡之易、容城、範陽;北有新成、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渤海之安次,樂浪、玄菟亦宜屬焉。
齊地虛、危之分野。東有災川、東萊、琅邪、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淸河以南,渤海之高樂、高城、重合、陽信;西有濟南、平原。
魯地奎、婁之分野。東至東海;南有泗水,至淮得臨淮之下相、睢陵、僮、取慮。
宋地房、心之分野。今之沛、梁、楚、山陽、濟陰、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今之睢陽。
衞地營室、東壁之分野。今之東郡及魏郡之黎陽,河內之野王、朝歌。
楚地翼、軫之分野。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及漢中、汝南郡,後陳、魯屬焉。
吳地斗、牛之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郡。
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今蒼梧、鬱林、合浦、交址、九眞、南海、日南。
以前是戰國時諸國界域,及相侵伐,犬牙深入,然亦不能委細,故略記之,用知大略。